引入社会资本 稳妥有序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新疆雪峰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典型案例
新疆雪峰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雪峰控股”)成立于2013年8月,主营业务包含房地产投资、矿产资源投资、化工及农副产品销售等。党的十八大以来,雪峰控股通过投资设立、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国有资本投资参与非国有资本发展等方式,稳妥有序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做法
2013年以来,雪峰控股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项目43家,其中二级企业6家、三级企业19家、四级企业18家。以二级企业口径统计共引入非公资本14.02亿元,其中:2013年与非国有方合资设立健康产业公司引入非公资本0.49亿元,2015年雪峰科技IPO引入非公资本4.1亿元,2018年增资并购玉象胡杨引入非公资本6.12亿元,2020年4月股权重组新疆金象,引进非公资本3.25亿元,2020年9月设立力鼎汇信供应链公司0.06亿元。
雪峰控股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做法包括:一是明晰雪峰控股战略发展目标,从市场导向,政策导向,操作导向三个层面制定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二是设立筛选标准,明确混改对象。以雪峰控股战略规划为指引,按照高创新匹配、高资源匹配、高能力匹配以及高文化匹配的筛选原则,将多种资本纳入考量范围。三是积极探索实施多种混改模式。通过并购重组、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员工持股等方式,在条件成熟后推动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四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推进配套体系建设。在重新梳理分析原有管控体系的基础上,完善混改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组织构架,建立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管理体制,确保混改后各方面资源有效深度融合。五是探索市场化激励机制。推行骨干员工持股,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担市场竞争风险;建立薪酬考核管理体系,设计宽带薪酬架构及全员考核体系,拉开薪酬职级档次,实现“以岗定薪、易岗易薪”。六是加强企业党建工作。在混改企业章程中增加企业党委、纪委等机构设置及履行职权等内容,明确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确保党在国有企业的领导核心作用。七是完善体制机制,防范国有资产流失。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资产评估,认真落实重大决策党委讨论研究“前置程序”,制定“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管理办法,落实“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实现对混改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决策的控制,切实将制约与监督贯穿公司治理的各个角落。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成效
为强化产业战略协同合作,雪峰控股在充分调查协商的基础上,与四川金象赛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新疆的优质资产玉象胡杨确立合作意向及具体方案,推动上下游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在优化股权结构、规范治理体系、完善运行机制、企业员工持股、市场化选聘、加强企业党建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掐尖战略引领,立足构筑产业生态核心。将混改立足于向产业上游延伸、向区域优势资源延伸、向产业高价值端延伸,通过引入产业链、价值链的战略协同力量,有机融合了国有资本的规模、管理优势和民资的创新、技术优势,实现了企业在资产效益、产业打造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的大幅提升,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开拓出了成功的路径。
(二)优化股权结构,转换经营机制。股权结构设计上,在保障国资重大决策事项控制权,确保国有资本安全的前提下,允许民资,尤其战略性合作的民资股东,具有更大的股权比例,以保障战略合作伙伴和其他民资股东在企业治理和经营中具备充分的参与权和决策权等权益,有效调动其在经营管理中的能动性。
(三)国资主导,重点控制,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在玉象胡杨治理结构建设中,雪峰控股作为主导,不追求国资对董事会、监事会绝对的控制权和席位的绝对多数,但作为国资控股股东,必须保证国资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重大影响和控制,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保障国资对企业经营与监督的有效性。
(四)加强党建统领,为混改提供政治引领和文化保障。雪峰控股与玉象胡杨党建工作以落实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为宗旨,把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工作作为推进混改的必要前提,切实发挥党建工作在混改中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更务实的推进混改企业党建工作,使混改企业党建工作更具针对性和适应性。
(五)推动国企用人制度改革,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能力。雪峰控股和玉象胡杨的用人制度改革效果显著,为雪峰控股总体的用人制度改革提供良好的试验田和催化剂;玉象胡杨通过建立健全的市场化选人用人制度,职业经理人制度、高级管理人员社会化选聘制度等,为企业源源不断输送高质量人力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