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沿江湿地旅游度假中心项目
项目背景: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水环境治理的重视以及相应投资的持续增加,松花江水质持续好转,尤其是《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年)》实施以来,流域水质明显改善。但形势仍不容乐观。据环保部门统计,黑龙江省去年工业和生活废水排放量增速仍然过快,松花江干流上3个断面未达到规划目标要求,分别是黑龙江省的嫩江口内、肇源和佳木斯上游,主要污染因子是化学耗氧量COD和氨氮。尽管人们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越来越重视,但由于农业面源污染量大面广,治理难度大,长期以来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理,导致农业面源污染,整体污染中所占的负荷越来越大,并逐渐成为水体污染重要来源之一。在这一背景下,对佳木斯沿江农业面源污染进行治理,减少农田退水和地表径流松花江水质的污染显得尤为重要。
市场分析:
该项目的实施地点位于松花江下游,三江平原国家商品粮主产区,距离界河黑龙江较近,本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改善松花江下游水环境质量,减少区域面源污染对松花江和下游黑龙江的影响,保障周边和下游人民用水安全,有利于改进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减少国际争端;项目可以利用松花江沿江天然湿地系统对污染物起到拦截和净化作用,建立沿江湿地净化系统,在松花江和周边的农田之间形成多层隔离净化带,大幅度削减农田退水中化肥、农药等污染物对松花江水质的影响;项目采用利用现有条件建立湿地净化系统,对松花江沿岸农田退水进行生态拦截和净化的项目方案符合国家未来发展战略,是落实国家和地方“十二五”规划的具体措施。同时本项目的实施对“十二五”期间松花江水污染防治起到示范作用;项目的实施,可以实现退耕还湿,在农田灌区和湿地核心区之间形成保护带和缓冲区,既治理了面源污染又保护了湿地动物资源,实现水污染治理与生态型城市相结合,将佳木斯打造成环境优美、植被丰富、生态协调的北方滨水生态型城市。从而促进松花江环境质量的根本好转,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发展。
项目规模与建设内容:
建设规模: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
建设内容:修整湿地净化面积1020万平方米,修筑堤坝40千米,退耕还湿300万平方米。建设酒店、餐饮、住宿综合服务中心6000平方米。修建亭、台、楼、阁、桥等硬质景观。配套建设道路、交通、供电、排水等基础设施。